|
相關8000-4000K的白光LED的發(fā)射光譜和色品質特性介紹 |
2013-04-01 |
|
|
1、實現(xiàn)相關色溫原理和實驗
市場上可以很方便地購得多家公司提供的不同等級的InGaN藍光LED芯片。這些芯片樣品可分為發(fā)射波長455-460nm、460-465nm及465-470nm;光強一般在40mcd以上。藍芯片尺寸大多為320X320um左右。依據(jù)發(fā)光學光轉換和色度學原理,采用藍光LED芯片和可被藍光有效激發(fā)的熒光粉有機組合成白光LED技術實現(xiàn)白光。熒光粉選擇是多樣性的,可以是一種黃色熒光粉或黃色和紅色混合熒光粉。調控各發(fā)光顏色強度比,實現(xiàn)各種色溫的白光。將含有熒光粉的優(yōu)質高透過率樹脂膠仔細涂覆在藍芯片周圍,用常規(guī)的封裝工藝和環(huán)氧樹脂封裝成常規(guī)Ф5mm子彈型和半球型白光LED。白光LED的發(fā)射光譜,色品技及其他光電特性由相關公司生產的型號為SPR-920D型光譜輻射分析儀測試記錄。該儀器配有一個0.5m的積分球及直流電源。所有實驗均在室溫下進行,白光LED的發(fā)射光譜在正向電流IF=20mA下測試。
2、不同色溫白光LED的光譜特性
2.1 8000K的白光LED 7000-10000K白光呈現(xiàn)發(fā)藍高色溫的白光。在照明光源標準中沒有這個標準。它是不能有作普通家庭照明光源的。這種高色溫發(fā)藍的白光LED可以用于要求不嚴的特殊照明和指示中,有一定用途! ∠嚓P色溫為8070K的半球Ф5白光LED的發(fā)射光譜,它是由InGaN藍光LED的電致發(fā)光光譜和稀土YAG:Ce體系黃色熒光體被藍光激發(fā)的光致發(fā)光光譜所組成,兩光譜的本質是不同的。這樣構成相關色溫為8070K的發(fā)藍的白光光譜,色品坐標x=0.2979,y=0.2939,在黑體軌跡的附近。
2.2 6400K的白光LED 在正向電流IF=20mA下的色溫為6450K的白光LED的發(fā)射光譜,它是屬于色溫為6400K的日光色,是目前照明光源使用的最廣泛的色溫之一! ∑涔庾V所組成與2.1光譜相比,黃成份的光譜增強,色溫降低。此時白光LED中的藍光EL光譜和只有InGaN LED的藍光光譜相比是有差異的,因為發(fā)生熒光體高效的吸收藍光和光轉換的輻射傳遞。而這種光吸收(激發(fā))與熒光體的激發(fā)光譜密切相關。由于這種熒光體光轉換過程致使白光LED中的藍光光譜的能量分布、發(fā)射峰以及半高寬等性質發(fā)生變化。所涂覆的熒光粉越多,藍色光譜變化越嚴重,在低色溫的白光LED中更為明顯! ≡摪坠釲ED的色品坐標X=0.3146,Y=0.3360,它們落在CIE標準色度圖6400K標準色溫的色容差圖的最內圈,其色容差1.9,很滿意,顯色指數(shù)Ra為82,完全符合照明光源的要求。
2.3 5000K的白光LED 色溫5118K的白光LED的發(fā)射光譜,它屬于標準色溫為5000K的中性白光。光譜性質和上述相同,只是光譜中的黃成份的比例增加。該白光LED的色品坐標X=0.3422,Y=0.3543,其色容差在5000K標準色溫的色域中為2.1,很滿意,Ra=81。完全符合照明光源的光色參數(shù)要求。若要提高顯色指數(shù)Ra,需要增加光譜中的紅成份,可能犧牲光效。此外,在IF=20mA下,白光LED的光轉換倍數(shù)高達4.9倍。這里所說的光轉換倍數(shù)(B)定義是在某一正向電流IF和不同的色溫下,是不同的。
2.4 4000K的白光LED 迄今有關符合照明光源標準要求的4000K白光LED光譜和色品質的報告很少。這是因為僅用稀土YAG:Ce體系黃色熒光體難以制作合乎要求的Tc≤4000K的白光LED,顯色指數(shù)低,色品質差。為此,需要加入適量的紅色熒光體,補足光譜中紅成份! 4019K白光LED的發(fā)射光譜,它屬于標準的色溫為4000K的暖白色。光譜中黃和橙成份增加,相對光譜中藍成份的比例進一步下降。該白光LED的色品坐標X=0.3810,Y=0.3815,在標準4000K色溫的色容差的最內圈中,其色容差為0.6,顯色指數(shù)Ra=82。色品質甚佳,完全符合照明光的嚴格要求。
3、白光LED的性質與IF的關系
3.1 色品坐標 光源的色品坐標是一個重要參數(shù)。 在不同正向電流IF驅動下的色品坐標X和Y值的變化曲線:隨IF增加,色品坐標X和Y值逐漸偏離,到IF=70,80mA時,偏離非常嚴重。
3.2 相關色溫 由上述色品坐標X和Y值隨IF的變化,指明發(fā)生色漂移,這必然在相關色溫中也呈現(xiàn)反映。白光LED在不同IF工作下的相關色溫變化規(guī)律:隨著IF增加,相關色溫Tc(K)逐漸增加,由日光色變?yōu)樗{白色。這是因為隨正向電流IF的增加,白光LED的發(fā)射光譜,特別是InGaN LED藍芯片的發(fā)射光譜發(fā)生很大變化,導致白光的發(fā)光顏色、色品質等性能改變。
3.3 白光LED的光通和光效 制作的白光LED的光通(Φ)和光效(η)隨施加的正向電流IF的變化曲線:隨IF增加,光通呈亞線性增加,趨向飽和,而光效逐漸下降。白光LED的光通和光效的這種變化,在不同色溫的白光LED中是一致的。對這種小功率白光LED來說,既要照顧光通量,又要考慮光效,故一般選擇在IF=20mA下工作! ∷{光LED的光輸出功率隨IF增加呈亞線性增加。引起白光效隨IF增加逐漸降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。
首先,藍光InGaN芯片的發(fā)光效率隨IF增加而逐漸降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:
首先,藍光InGaN芯片的發(fā)光效率隨IF增加而逐漸下降;
第二,隨著IF增加,P-N結溫快速升高,結溫和環(huán)境溫度上升,對半導體藍光芯片和熒光粉的發(fā)光將產生嚴重的溫度猝滅;
第三,由于在白光LED中發(fā)生藍光→黃光光轉換過程,產生光吸收的輻射傳遞,不僅使白光光譜中的藍芯片的EL的發(fā)射光譜形狀和發(fā)射峰發(fā)生變化,而且藍光效率下降在熒光體的光效下降和光衰程度似乎比InGaN藍芯片更快。實際上是熒光體的發(fā)光效率受藍芯片下降的“誅連”和強烈的制約。
4、結束語
綜上所述,采用藍光LED芯片和熒光體有機結合是可以成功地開發(fā)出8000-4000K不同色溫段,顯色指數(shù)高,色品質優(yōu)良,符合照明光源CIE嚴格標準要求的白光LED。制作的白光LED的色容差可以達到很小。8000K、6400K、5000K和4000K四種色溫的白光LED的發(fā)射光譜、色品坐標、顯色性等光色特性與工作條件密切相關。隨著白光LED的正向電流增加,色品坐標X和Y值逐漸減小,而相關色溫逐步增大,致使色漂移;而光通量呈亞線性增加,光效卻逐漸下降。由于在白光LED中發(fā)生光轉換過程,產生光吸收的輻射傳遞,致使白光中InGaN芯片的藍色EL光譜的形狀和發(fā)射峰發(fā)生變化。白光LED的上述特性與InGaN藍光LED芯片性能密切相關,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制約。
|
|